4月25日,新产业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报告,报告显示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.35亿元,同比增长15.41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.28亿元,同比增长10.57%。
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指标,那就是国际业务。
新产业海外市场收入16.84亿元,同比增长27.67%,占收入比重37.18%,覆盖160个国家,报告期内共计销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4,017 台,中高端机型销售占比提升至67%。
海外业务的高增速和近四成营收占比,得益于其更早的布局了海外市场,保障了新产业整体持续增长的预期。
新产业2024年国内市场收入28.43亿元,增长9.32%,三级医院覆盖率达44.93%,新增装机1641台化学发光仪器,大型机占比超74%。
国内体外诊断大规模集采和医保控费的双重压力下,新产业能拿出这个增长数据,实属不易。
此外,关键数据指标,高速化学发光仪X8 ,2024年全球新增销售/装机1048 台。截至报告期末,该机型累计装机量已达3701 ,流水线产品T8首年装机87条。
这份答卷的背后,新产业做对了什么?
四个关键点
1、关键原料自研自给,如磁性微球、抗原抗体。这为新产业试剂的品质和毛利提供了坚实基础。也在中美关税战背景下,支撑了其供应链的稳定。
2、稳抓关键业态,化学发光从X3、X6、X8到今年发布X10。生化分析仪从C8到C10。加上流水线T8。让新产业在等级医院有进攻的底气。T8的上市,整合了生化、免疫、电解质、凝血、分子五大专业领域,逐步完成多产品线生态布局。
3、丰富的检测菜单,在试剂产品方面,共有224项配套化学发光免疫试剂在全球范围开展销售,在国内市场已获注册的化学发光试剂 193 项,让检验科基本能完成一站式选择。
同时,打磨产品品质,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,比如在小分子领域的技术突破,持续推出小分子双抗体夹心法试剂。报告期内,新产业研发人员数量从693人直接增加到836人,可见其对研发的重视。
4、深度布局国际市场。设立印尼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墨西哥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意大利等14家海外子公司,印度市场收入突破2亿元。同时计划在非洲、拉美增设分支机构,复制印度成功模式。
通过“区域化运营+本地化深耕”双轮驱动,一方面搭建全球专家资源网络促进技术交流;另一方面创新性推行“营销-售后-市场-商务”四位一体区域管理模式,实现前端销售与后端服务的无缝协同。
新产业的成功离不开其很早就开始布局化学发光,2010年推出国产第一台化学发光仪,十余年来,不断把化学发光仪铺向市场,通过仪器迭代逐步从二级市场渗透到三级市场。
目前来看,新产业的核心依然是主抓化学发光赛道,同时加快流水线装机速度,从而带动生化免疫试剂销量增长。
体外诊断行业,未来就是大企业之间的堡垒对堡垒的硬仗。
生化、免疫市场在全球领域依然是最大的两大细分领域。对于头部企业来说,生化免疫市场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核心赛道。
【来源:体外诊断价值圈】